對于40歲以上的人,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或者多發的疾病,它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外貌,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。因此,對于腿部出現脹痛、麻木等不適癥狀的人來說,要及時關注下肢靜脈曲張的嚴重性。
一、什么是下肢靜脈曲張?
下肢靜脈曲張是指大腿和小腿深靜脈和/或淺靜脈功能障礙,導致血液回流不暢,血管壁逐漸擴張而形成的一種疾病。通俗點講,就是在下肢的靜脈中出現了曲張和變形。
二、下肢靜脈曲張的成因
1、靜脈血液回流障礙
長時間站立或者坐著,會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阻,導致靜脈瓣膜功能受損,從而引發下肢靜脈曲張。
2、靜脈壁薄弱
年齡的增長、家族的基因遺傳等因素會導致靜脈壁變薄,失去彈性,易于擴張。
3、血管壓力升高
高血壓、糖尿病等疾病會使血管壓力升高,導致下肢靜脈曲張。
三、下肢靜脈曲張的危害
1、造成下肢水腫
下肢靜脈曲張會影響血液循環,導致下肢水腫,嚴重時可能出現腿部皮膚增厚、硬化等癥狀,甚至會影響行走。
2、導致下肢潰瘍
下肢靜脈曲張嚴重時,可能造成皮膚變薄、色素沉著、皮膚破潰等癥狀,長期存在則會形成下肢潰瘍。
3、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
下肢靜脈曲張會影響血液回流,增加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風險。產生血栓后,可能引發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。如果沒有給予治療或者治療不及時、有效,血栓將會愈來愈多。